上海一项调查显示:在同一岗位工作满两年的人群中有33.3%的人出现了工作倦怠现象,有2.6%的人患上了工作倦怠症。 工作倦怠症的主要表现为不愿意到单位上班,面对繁杂的工作提不起精神,甚至寻找各种理由请假。 究其原因,主要是职业适应不良。心理学家研究发现,有助于从业人员敬业乐业的三大因素为:对自己的工作环境非常满意,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并获得成就感,职业的前途良好。如果从事的职业具备以上三个因素,从业者便会全力以赴,兢兢业业地投身于工作,施展才华,实现抱负,获得较高的工作效率。然而,现实并非理想,许多工作看起来形式呆板,缺乏挑战性,艺术性和创造性,使一些从业者对工作的热情和斗志逐渐减弱,甚至消失。内在动力消失了,自我成就感没有了,工作效率自然会下降。如果盲目地频繁地调换工作,加上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,自然会出现工作倦怠现象,甚至工作倦怠症,变成“干一行,怨一行”! 产生了工作倦怠症,不但影响工作、生活,还会导致精神空虚不能自拔,或者产生心理疲劳,如不及时纠正,甚至最后会导致心理疾患。疾病贵在预防,工作倦怠症也不例外。 1.选择职业时尽量做到学以致用、扬长避短,以便发挥自己的优势。而且还要考虑自己的性格、气质、志趣、能力和体质与所选职业协调一致。 2.确定合适的奋斗目标,如发现不切实际,应及时调整。遭遇挫折,要冷静分析,寻找受挫的原因,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。善于化压力为动力,在逆境中锻炼自己。正确看待人生价值,始终保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,投身于自己追求的事业中去。 3.性格孤僻,自我封闭,害怕交往的人,应该学会坦诚待人,加强与人沟通,把自己融入社会,建立正确的友谊观、恋爱观和婚姻观。而且要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,在独处时学会享受孤独。